
1個觀念對,存錢變得好簡單:快速存下一桶金
為什麼都存不到錢,不是沒有毅力堅持而是一開始存錢的觀念不正確。
首先我想導正一個觀念「理財投資」,
理財的原意為管理錢財,而投資是為增加額外收入。
請問哪一個比較重要? 個人會投「理財」一票,原因很簡單小編問你:
「哪一個是自己可以掌控的?投資還是理財? 」
投資是有風險,不保證每個月會賺錢
理財是沒有風險,可以幫助自己把錢擠—出來的
儲蓄是指短期內不會⽤到的錢 ,它也不應該跟投資掛在一起,
而是單純獨立出來,然後持續進行不間斷,
讓銀行的存款隨著時間而增加,大家的第一桶金都是一步一腳印,
慢慢存下來的,小編也是如此,絕對沒有什麼快速存錢的方式。
如果沒辦法增加薪水,那就把下圖「儲蓄」的圈圈變大,
時間加上紀律,就是存錢的兩大利器,只要你願意開始,
存款簿的金額就會隨著你的努力慢慢增加,請耐心持續澆灌它。
落實存錢方法前 重要的三個存錢理財觀念
⊙早早建立存錢習慣
所有的存錢法,只是為了建立「習慣」
隨著年紀增長,收入狀況與負擔開銷自然不一樣,
從學生時期打工時薪140元、剛出社會月薪3萬元、出社會10年月薪6萬,
但如果沒有儲蓄習慣,那麼等到加薪、領年終時可能也無法多存到錢。
從現在就開始養成存錢的習慣,等到收入慢慢增加時候,自然可以存更多的錢。
不管你幾歲,想要存錢的話,馬上開始就對了!
⊙目標要明確且別好高騖遠
例如有人說他的目標是存錢買一部新車子,但是買車子不叫目標,
真正的目標應該要明確又具體,目標應該是:「5年後要買一台全新Toyota休旅車並花100萬」。
存錢目標確定後再把它量化,將 100萬除以5,等於一年要存20萬,這樣才夠具體。
關鍵在於清楚知道存錢的意義是什麼、存錢的方向在哪裡。
切記存錢的目標不要訂太高,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反而得到反效果。
⊙適時的犒賞自己
存錢的目的是為了退休 與 夢想,但是為了 3 年、5 年的存錢計畫而降低生活品質,
甚至完全排除任何會花錢的社交場合,只會讓自己不開心,
如此下來只會越來越苦悶,所以適時的犒賞自己是必須的!
後面會教大家如何透過帳戶管理法,幫助大家增加存錢速度的同時,也能保有生活品質。
想學習用聰明的方式賺錢…
三個簡單幫助存錢方法
⊙落實『收入-儲蓄=支出』原則

存錢秘訣
薪水發下來,透過理財落實『收入-儲蓄=支出』,讓每月固定存下一筆資金,
關鍵在於優先列出儲蓄的錢,而不是把當月花剩下來的錢存起來
例如薪水3萬元一發下來,先撥1萬元到另一個儲蓄帳戶,
其餘的2萬中,5,000元拿去定期定額投資股票,
8,000元繳房租、水電費、手機費、保險等等,
最後剩下的 7,000元,才是每個月自己的生活費。
⊙讓記帳變成習慣,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
記帳的好處在於:
幫助你搞清楚「想要」和「必要」的差別。
例如旅遊、買新的蘋果手機等花費就不是必要支出,
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,自然沒辦法存錢。
*記帳請至少記帳一個月,當然時間越長越好。
⊙認真檢視自己的財務報表
完成記帳功課後,依「基本需求、想要的事物、最大的夢想」排列方式,
檢視自己一個月內的花費比例,記住內容數字越明確越好,幫助自己增加存錢的動力。
例如:
基本需求:三餐300元、交通費1000元/月、房租費7000元/月
想要的事物:一個月吃一次大餐700元、半年出國旅遊一次3萬元
最大的夢想:40歲前退休環遊10個國家約需要花費500萬元
列出以上清單後,基本需求的節約空間比較少,建議從想要的事物找出節約的空間,
並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,在不影響生活品質下,把花費降到最低,
最後將節省出來的錢分配到最大的夢想,每月持續堅持下去讓時間去幫助你完成夢想。
⊙帳戶管理法 – 自動理財
每分錢的⽤途都不同,透過不同帳戶來管理,讓理財更輕鬆且清楚。
帳戶管理原則:
1. 薪水進到薪資帳戶後,設定自動轉帳分配到其他戶頭,核心概念是薪資帳戶要淨空,
真正有在動⽤的是投資、夢想、消費帳戶,退休後是⽤投資帳戶的錢在過⽣活 。
2. 越⻑期的目標要優先分配:為了早日退休或達成夢想
帳戶優先順序: 投資帳戶 > 夢想帳戶 > 消費帳戶
4. 最低限度投資與夢想帳戶要各佔 10%,理想目標是兩者合計佔整體收入的 70%以上
5. 投資帳戶比例要比夢想帳戶高⼀些,最好可以達到 20%或更高
⊙總結
存錢是為了退休與達成夢想,時間加上紀律,就是存錢的兩大利器。
存錢行動前的三個重要觀念:
- 早早建立存錢習慣
- 目標要明確且別好高騖遠
- 適時的犒賞自己
三個增加存錢效率且不會失去生活品質的方法:
- 落實『收入-儲蓄=支出』原則,讓每月都能穩穩存一筆金額。
- 透過記帳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,在不失去生活品質情況下,
- 把省下來的錢放入,夢想的帳戶,幫助早日實現夢想。
最後透過帳戶管理法,將錢依不同功能分配管理,讓理財更輕鬆且清楚。
想學習投資卻不知道怎麼開始…